【浙里甘孜】浙川山海情缘,建乡一家亲!2025年

甘孜 更新于:2025-04-05 13:23
  • 小可爱的爆米花

    01

    2025年建德·乡城“民族三交”相融走亲活动

    为进一步“唱好建乡双城记,打好文旅共富牌”,做好对口帮扶各项工作,按照浙川两省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联席会议精神,通过双方同频共振,聚焦人才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产品销售、文旅交融、民族团结等方面,构建起“建乡”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持续开展2025年建德·乡城“民族三交”相融系列活动!

    02

    活动现场

    本次节目策划通过舞蹈、情景表演、歌舞微剧、独唱、群舞、服饰秀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展现了乡城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每个节目都融入了乡城的非遗元素与民间文化,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赋予了现代艺术的表达形式,展现了乡城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幸福舞》

    舞者身着传统报饰,以灵动舞姿融入非遗旋律,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疯装》

    《赛马舞》

    奔腾的骏马化作流淌的血液,刚健的汉子们忽然显出云朵般的轻盈。这是力与美的二重奏,是野性与温存的水乳交融!

    赤脚舞

    舞者以沾满泥浆的双足叩击大地,飞扬的裙摆化作韵律,刚劲的踏跳间流淌着千年的智慧。那些深嵌在墙基里的足纹,此刻正以舞蹈之名苏醒,讲述着女性用体温与土地对话的故事,展现民族与大地相拥的永恒温度。

    菩提之恋

    乡城,藏语“菩提”的音译,是涉藏地区唯一一个以佛珠命名的县城。相传,佛陀在乡城留下了手中的念珠,幻化为龙眼菩提与凤眼菩提。舞者用优美的舞姿,演绎乡城与菩提的奇妙渊源,展现乡城人民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歌合唱

    乡城残联选送的原生态歌曲节目

    打墙舞

    《打墙舞》以乡城汉子夯筑白藏房的传统技艺为灵感,舞者们手中挥舞的打墙棍,是劳动的工具,也是艺术的表达。每一次有力的击打,每一声激昂的号子,都诉说着乡城人民勤劳坚韧的品质,展现着力与美的完美融合。

    打阿嘎

    《打阿嘎》将涉藏地区传承千年的夯土技艺搬上舞台,是力与美的震撼演绎。小伙姑娘们手中的石杵上下翻飞,脚踏屋顶,节奏明快。在这过程中,劳作号子化作震撼天地的生命节拍,飞溅的泥土里藏着民族骨血中的文化密码。每一下夯击,都蕴含着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山歌独唱

    白藏房在构建的过程中,吉祥的老人也会送上他们的祝福,用高亢的山歌,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情卦

    伴着悠扬的山歌,龙眼菩提和凤眼菩提在田园与白藏房的相互交映中,举起了白色泥浆,共同浇灌着他们幸福的白藏房。用质朴的歌声交流着他们淳朴的感情。

    在一起

    家园香巴拉

    “白藏房”是乡城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一座座白色藏房散落在青稞田野间,犹如白珍珠洒落在人间。乡城也被称为“中国白藏房文化之乡”,老百姓们每年也会在灌礼节浇灌自己的白藏房,为家人,朋友祈福,为我们美丽的中国祈福。

    疯装娃娃介绍

    它是乡城三绝之一,有108道折叠,用料讲究、穿法独特。我县肢体二级残疾人阿绒开创疯装娃娃制作技艺,其服饰纯手工缝制。县残联正推动生产,助力文化传承与残疾人事业发展。

    只有香巴拉

    原创作品与乡城 “疯装” 相结合。通过歌舞服饰秀,以原创音乐搭配传统服饰,展现乡城独特的服饰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

    03

    为城乡发展贡献建德文旅力量

    2025年,建德文旅将继续扛起新时期对口支援的政治责任,不折不扣把上级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立足“乡城所需、建德所能”,把两地合作不断推向深入,立足“相异”共谋“相向”,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互相提升、拓展产品销售、讲好乡城故事;深化“交流”促进“交融”,真正把平台用起来、把“三交相融”活动落下去、把文旅企业服务好、把非遗人才培养好,为乡城发展贡献建德文旅力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指点乡城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浙里甘孜】浙川山海情缘,建乡一家亲!2025年建德·乡城“民族三交”相融系列活动正式开启!》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