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孜娃连篮球都摸不到,9月5日省体育局把16个大学生扔进九龙县,说是“体教融合”救命。
别急着感动——高原缺老师缺操场缺到骨子里,派几个志愿者真能填坑?
先看底牌:全州45%学校零专业体育老师,娃们体质达标率68%,比全国线低7个点。
九龙县一半学校没标准跑道,体育课等于放羊。
省里2022年起往凉山阿坝送老师,今年轮到这里,口号升级成“运动筑梦”,还塞了腾讯的AR跳绳App当高科技糖衣。
糖衣就糖衣,反正娃们第一次看虚拟教练示范前滚翻,笑得比过新年还响。
志愿者四天培训被塞了VR模拟、藏族摔跤、急救、拍短视频,速成套餐。
网友辣评:四天连高原反应都适应不完,还上课?
可现实是,当地老师一个人带六个年级,有人接力就烧高香。
志愿者真敢留下来半年,每天坐两小时摩托去村小,先教娃排队列,再修自制篮球架,比发文件实在。
别小看这16人。
去年凉山同款操作,学生运动参与率直接涨40%,成绩跟着提15%。
数据看着香,背后却是志愿者凌晨吸氧改教案、女娃第一次穿上捐赠运动鞋的眼泪。
说情怀太虚,但娃们把老师围在中间喊“再来一局”的时候,你没法嘲笑。
省里放话了:2025年民族地区体育覆盖率要到95%,甘孜缺口还有500个老师。16人只是往大火里泼的一瓢水,可火太大,一瓢也得泼。
下一步筹“体教融合基金”,要是真能把编制、工资、上升通道一次补齐,再来几百个年轻人,高原上才能天天听见哨声。
网友跟帖:
“四天培训就上山?
我驾照科二还练半个月呢。
”
“别酸,人家至少敢去,你键盘能当操场?
”
“给编制吗?
不给就是一年游。
”
“娃们才不管编制,有人陪他们流汗就比放牛强。
”
“希望五年后不是只剩一段抖音回忆。
”
一句话:派老师没错,别秀完就走;把编制、操场、工资一起押上,高原娃才能天天打球而不是天天盼。
举报